新闻中心

华一自动化今日分享使用隆兴变频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所属分类:
    行业新闻
  • 浏览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4-09-11

(一)不显示问题

隆兴变频器出现不显示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可能是充电电阻开路或开关电源电路无输出故障。检测时,可通过测量充电接触器主触点两端的电阻值来判断充电电阻是否断路,正常情况下电阻值应为几欧姆至几十欧姆,若为无穷大则说明充电电阻断路。还可以测量主回路直流电,一般 380V 直流电压为 530V,220V 直流电压为 310V 左右。若测量限流电阻的电阻值正常且上电后直流电电压也正常,那么故障很可能是由于开关电源电路导致。另外,如果确定是充电电阻的故障,还需检查充电接触器的主触点状态是否完好,因为充电接触器未吸合或主触点接触不良可能导致充电电阻烧毁。

(二)过流问题

过流现象表现为变频器显示过流故障代码。原因可能有负载短路、逆变模块损坏等。当出现负载短路时,应检查负载设备,排除短路故障。如果是逆变模块损坏,需要更换损坏的逆变模块。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当负载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短路时,变频器会立即报过流故障。此时,应先断开负载设备,对其进行检修,排除短路问题后再重新连接变频器。如果确定是逆变模块损坏,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换,更换后还需对变频器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过压问题

过压报警的原因主要有进线电压过高和电机处于再生状态等。在减速时间过短、负载惯性大时,电机处于再生状态,容易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上升,引发过压报警。解决方法包括延长减速时间、使用合适的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采用四象限工作的整流器等。例如,在一些设备运行中,由于减速时间设置不合理,导致变频器频繁报过压故障。通过延长减速时间,使电机在减速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释放能量,从而降低直流母线电压,解决了过压问题。

(四)欠压问题

欠压故障产生的原因包括整流桥某一路损坏、电网瞬时停电、输入缺相等。当出现欠压故障时,可以先检查三相供电电源是否存在供电线路供电过低或者输入缺相的情况,通过测量变频器的电源端子进行确认。还可以检查变频器的输入电压相关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是变频器内部直流回路的限流电阻或短路限流电阻的晶闸管损坏,会造成变频器内部的滤波电容无法充电,显示欠压故障。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台隆兴变频器频繁报欠压故障,经检查发现是整流桥一路损坏,更换整流桥后,故障排除。

(五)过热问题

过热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变频器通风不良、风扇卡阻或损坏、负载过重等。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时,可以加装空调或风扇等强制制冷措施降低温度。如果是变频器通风不良,应定期检修变频器,清除其风道的垃圾,顺畅风道。对于风扇卡阻或损坏的情况,需要更换风扇。当变频器所带负载过重时,会产生过大的电流,产生大量的热量,有时变频器也会过热报警,此时可以减小负载或增加变频器的容量。例如,在一个纺织厂中,由于环境灰尘多,导致变频器风扇堵塞,热量无法散发,出现过热故障。清理风扇后,故障排除。

(六)输出不平衡问题

输出不平衡表现为变频器输出的三相电压或电流不平衡。原因可能是模块坏、驱动电路坏等。当模块损坏时,需要更换损坏的模块。如果是驱动电路故障,需要对驱动电路进行检修或更换。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台变频器出现输出不平衡故障,经检查发现是一个模块损坏,更换模块后,输出恢复平衡。

(七)过载问题

过载故障的常见原因有机械负载过重、三相电压不平衡、变频器内部故障等。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读取屏幕上的运行电流来检查机械负载是否过重,通过测量三相电压来判断是否存在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情况。如果是变频器内部故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区分马达过载和变频器自身过载时,可以先分析电机负载是否过重,若电机负载正常,则可能是变频器自身过载。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台变频器报过载故障,经检查发现是电机负载过重,通过减小负载,故障排除。

(八)开关电源损坏问题

当变频器出现无显示等现象时,可能是开关电源损坏。排查时可以先检查高压直流供电是否正常,如果高压直流供电 LED 灯亮,说明高压直流供电正常。然后检测低压直流供电,若没有直流电压,且开关电源电路不工作,则可能是开关电源损坏。处理方式可以更换损坏的开关电源部件。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台变频器通电后无显示,经检查发现是开关电源损坏,更换开关电源后,变频器恢复正常。

台湾隆兴变频器、台湾赛福SKD间歇分割器、微型减速电机

华一自动化技术是一家经营工业传动及控制部件,并提供工业传动与控制技术服务,公司代理品牌:台湾城邦、赛福SKD、隆兴、潭子、HIWIN、统信、CTC等。专业提供传动与控制系统领域内精密部件,整合成精良一体自动化系统。现已成为台湾城邦、SKD、隆兴大陆地区战略合作伙伴。是装备制造业知名供应商。

 

 

本文网址: https://chinautic.com/news/289.html